从一粒橡子开始
树上的果实落向地面的秋天,栖息在森林里的野生松鼠,为保存过冬的食物,会忙于收集和储存橡子。转眼到春天后,吃剩或被遗忘的部分橡子会发芽,不久长出幼苗,长成树木,形成下一代的森林。大自然中的森林,与各色生物相互关联,循环反复。人类创造绿地和森林时需要"植树"。一般是购买树苗种植,但据了解在明治神宫的森林,是由橡果培育树苗。本次就介绍这一活动。
年轻人的力量
明治神宫的森林,是为100年后和更长远的未来,人工建造的"永恒的森林(可持续的森林)"。从全国各地收到的约10万棵献树,由共计11万名年轻的志愿者种植而成。
今年,明治神宫迎来了坐镇100周年,但早在20年前的坐镇80周年时,便举办过"代代木森林80论坛"。各界有识之士汇聚一堂,共议将"代代木造林"精神传承下给一代的重要性。受当时研讨会铭感的学生们成立的便是"青年俱乐部 响"。是本次介绍的"NPO法人 响"的前身。现已转型成为"喜欢神宫的森林"的人们聚集的市民参与型组织,年龄段也不尽相同。除正式会员外,还有院校会员,活跃会员,粉丝会等,由多种成员组成。
森林给我们的启示
"橡子活动"的内容是,在明治神宫的庭院内收集橡子,培育出发芽幼苗,并将对自然的思念寄托于幼苗上,免费提供给赞同理念的人们和场所。现在,仍在培育着约9000盆幼苗。
橡子发芽后,1年的生长速度约为10cm左右。根据缓慢的生长周期进行的日常维护,与追求效率和速度的"生产效率"相向而行。但通过这样的工作,"了解到了地球上的生命循环,也重新认识到作为自然的一份子的自己"。响的理事兼事务局长井梅江美如此讲到。后又补充道:" 常去明治神宫的森林,可以学到很多"。
橡子的养父母
话虽如此,即使有想法,也并非所有人都能参加活动和实际工作。为这些人设立的就是"橡树苗的养父母"制度。通过把种有幼苗的花盆带回家培育,担负起造林的部分重任,亲身感受大自然,重新认识培育的艰辛和自然的重要性。
在各个季节举行的活动中,传达着"一粒橡子乃森林之源"的道理,多时一年大约会交付800棵苗。正因为是在接触自然的机会少的都市,在身边"培育生命"的意义更显重要。
也有人是"为子女的教育"而成为养父母,他们的树苗会变得枝繁叶茂后被送回。也有人反映:"通过培育橡子,孩子的意识得到了改变"。当然,因树苗是有生命的,即使努力培育也会枯萎。但观察枯萎的树苗,也是对生命的发现。井梅女士认为,单是认识到自然的循环反复就已具意义。
明治神宫森林的回馈
在明治神宫的庭园内培育的树苗,一定会在外部种植。那是"100年前,从10万棵献木中诞生的明治神宫森林的回馈"。
"在明治神宫的森林里,由众人参与培育的种子种植到土地土。持续这一回馈活动的过程中,遇到了各种观点的志愿者。如,疏伐针叶树林,希望培育出像明治神宫的森林一样健全的森林;为了振兴人口过疏地区,想建设成象明治神宫那样的市民参与型森林;想把当时参与植树的祖父的见证种植到庭院;牢记初衷,为了把自然作为连接后世的象征等。通过植树这一行为而相识的缘分,听到了对明治神宫森林的思念,对未来的希望,以挑战精神致力于社会课题的抱负。因所有社会问题都是人为引起的问题,我们的会员虽身处东京,但也能了解地方的现实,超越距离联系在一起,虽然微不足道,但也可以从明治神宫的森林,向地方做出贡献" 井梅女士讲到。
从遥远的万叶时代开始,日本人就以"一草一木栖神灵"的自然崇拜观生活着。这和与自然对峙,并持有"自然应被征服"的西欧式自然观不同,可理解为接纳自然,并与其共生的自然观的基础。"是把树木视为单纯的'自然资源',还是视为一草一木栖神灵的'自然信仰',事物的观点会截然不同" "造林是创造未来。对如同明治神宫的森林'创造未来',这样伟大的梦想和希望,会有多少共鸣呢?"井梅女士的这句话,如同在质问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。
100年前,来自全国各地的10万棵献木造就了明治神宫的森林。在那片森林里生长的橡子,被人们的双手培育成苗,再分布到全国各地,形成下一代的森林。是否有一种观看史诗般宏伟的印象呢?
虽然在明治神宫的森林禁止采集和带出一草一木,但"NPO法人 响"获得特别许可,进行着这一活动。
为使人们对"自然"的感悟相连,超越时代而传承,会上成立了"代代木森林 橡树基金",也募集捐款。
※照片来源:NPO法人 响